研究资讯

研究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究资讯

周小川谈大型商业银行股改:改革开放不是一劳永逸

来源:第 一 财 经发布时间:2019-05-20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当时所处历史环境、所能看到的改革开放转轨过程中各种各样经验教训的研究是分不开的。”在近日举办的“凤凰涅磐 浴火重生——《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新书发布会”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是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个步骤,不是一劳永逸的,还需要很多后续工作,才能把改革转轨、市场化转轨进行到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经历了三次重要转折,其中股改是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辉煌序章。作为改革亲历者,周小川表示,中国大型商业银行改革实际上是很多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国家转轨的一个共性问题,早期大家面临的问题十分相近,但最后走出了不同的路。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银行业曾一度陷入“技术上已经破产”的窘境,脆弱的银行体系成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和金融稳定最大的潜在危险。

 

对于当时中国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周小川用“三三制”进行了描述,即银行不良资产中,1/3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1/3是早期转轨时带来的,1/3是银行体系自身经营不善导致的。

 

“前苏联、东欧等计划经济体改革早期出现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财政相当薄弱。这样的情况下,银行体系面临重大压力,一方面体现为,出现很多向中央银行或向银行体系透支的行为;另一方面体现为,银行很难再拿出额外的钱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周小川称。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的进程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周小川认为,中国当时面临的问题和上述国家类似。“计划经济期间,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都大量转化为银行的负担,当时银行可以去找财政部门商量(从理论上这种问题属于财政问题),但是如果财政很薄弱的话,也不可能大量地为这些损失作出承担。”

 

此外,周小川称,在改革早期存在的零和博弈思维也是当时改革推进的一个难点。当时有观点认为,对于实体经济和银行体系来说,如果银行体系“油水”多了,一定是挤压了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如果想富,就得让银行少赚一点钱,这样实体经济就能搞好。

 

2003年,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大决策开始付诸实施。基本思路是,通过国家注资和剥离坏账,对商业银行进行财务重组,解决历史存量问题;通过股份化包括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变商业银行传统的产权和经营机制,健全公司制;通过公开发行股票进一步充实资本金,强化对银行的市场约束,推动银行改革。

 

周小川强调,改革开放不是一劳永逸的,还有很多挑战。如果不能够继续以改革开放的精神不断前进,积累了问题不去解决,很容易经过10年、20年,又会出现大问题,对此应尽力避免。

 

作者:杜 川
来源:第 一 财 经